不要幼稚的以為結了婚,你與伴侶之間就完全進入程式化的生活了。也許,你一生會經歷四個以上的情感宿主,你相信嗎?
美國社會學家辛迪·博齊德(SandyBurchsed)認為,伴侶生活是個人成長的地方。她甚至預測說,今后幾十年,每個人一生都將經歷四段愛情:
第一段伴侶關系中,我們將學會與另一個人共同生活,并在性方面發展成熟
第二段,我們將完成為人父母的角色,這段感情也會隨著孩子長大而走到盡頭
第三段,雙方更關注個人的自我實現和成就自己的人生目標
最后一個階段,才是男女雙方真正達到精神上的默契和平等
“所有的伴侶都能白頭偕老是一種幻想”,夫妻關系心理分析學家瑪麗-洛哈·科羅娜(Marie-LaureColonna)說:“在每個人的一生中,伴侶關系在某個特定的時期具備獨特的功能。當這一功能枯竭時,即使雙方都有誠意想挽回,這一結合也就到了解體的時候!币粋結束也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,雙方都會尋覓另一個伴侶,期待另一種組合。
對婚姻,男人和女人的期待是不一樣的。傳統上,對男人來說,婚姻只是一個休憩的港灣,讓他們放下盔甲,從打拼生活中恢復平靜;對于女人來說,婚姻則意味著一切,是生活的全部。今天,情況正好相反。隨著女性地位的上升,男女各自對婚姻的期待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。女性不再只關注家庭,對她們而言,工作上的投入和發展也變得同樣重要。
性學家和精神治療師納提娜·格拉菲(NadineGrafeille)解釋說:“女性在工作上的投入越來越多,她們期待能在婚姻中得到支持和撫慰,而男人則需要婚姻以使人生更有意義。”伴侶組合是個人成長的學校,我們彼此都會在朝夕相處和日常摩擦中成長和改變。而且,從20歲到50歲,我們可能每個階段學到的東西都不一樣……